close

{###_pfscout1988/70/1659435068.jpg_###}


你知道嗎,如果我們願意花上10秒時間打出三個關鍵字,然後再用半個小時時間瀏覽一下內容,今天社課的活動,可以享受到更流暢更順利的過程。



「羅馬砲」。



在童軍論壇,可以搜索到8則有關羅馬砲的發帖,其中一篇有詳細的構造草圖。



在無名相簿裡,可以搜尋到11本和羅馬砲有關的相簿。



在奇摩圖片搜尋裡,可以找到72筆相關的圖片,其中的構造圖更詳細。



Google圖片搜尋當中,更高達194000筆和羅馬砲相關的圖片。



把今天因為故障必須修復而拖延的時間比起來,和事前的這幾個簡單的動作,哪一個付出的代價最高?



當然是今天付出的代價最高。



因為今天付出的代價並非只有時間,還有好多次可以因為成功而獲得的成就感。



成就感是甚麼?成就感就是你的小隊水球準確打進對方防守範圍的時候,讓你興奮到尖叫鼓掌跳起來的力量。



{###_pfscout1988/70/1659435070.jpg_###}

{###_pfscout1988/70/1659435071.jpg_###}

{###_pfscout1988/70/1659435072.jpg_###}

{###_pfscout1988/70/1659435073.jpg_###}

這裡不是要探討羅馬砲搭的好不好,而是要透過今天的活動,來反思目前為止我們的做事方式和心態,所以這是這個團群的問題,不是針對誰針對個人,能夠從這些反思當中檢討我們的心態,會是這次失敗經驗所帶給我們的寶貴價值。



雖然這樣的失敗經驗,和去年幾乎是如出一轍。



意思就是說:去年的經驗並沒有讓我們今年有所改變,花了一年時間,出現的是相同的問題?



我想先提到我們在學期初會發給每個人的行事曆以及訓練計畫,其中訓練計劃把整個學期的課程內容和重點,甚至是實施的方式都做了說明,課程的變動一定會事先告知,讓負責課程的小隊或伙伴有準備的時間,「羅馬砲」活動一直是學期預定的活動之一,5月初(參加第二階段志工研習時)二年級伙伴參加畢旅前,就已經明確告知正式實施日期,以及叮嚀「預防往年狀況再發生」。



所以討論和準備的時間是一定足夠的。



這裡有兩個問題,團伙伴對行事曆和訓練計畫的態度,以及對已知活動的準備態度。



行事曆或是訓練計畫的擬定,都是為了「準備」,準備的用意不就是為了讓人有充分的時間做好計畫?然後提升這個活動的品質,和活動成功的機會?


而我們對於「準備」這件事情抱持的彈性往往很大,有時候大到活動前一分鐘才開始。



那不叫準備,那叫應付,也有人稱為臨時抱佛腳。



有時一個課程我會要求提早繳交教案,但是這個教案常常是等到活動只差 一兩 天才會出現在信箱裡,以目前教案被退的機率來說,差不多有下雨天走在路上被雨水噴到那麼高,好一點的會趕在活動前一天改完重新寄上來(但不保證不會再被退),比較多的還是寧可相信「一次定生死」,用問題瑕疵一堆的教案去執行一個課程或是活動。



如果你是個生意人,你會不會也把自己知道有瑕疵的商品賣給顧客?



如果你是顧客,你希不希望店家賣給你有瑕疵的商品?



你對你所負責的對象上一堂課,帶一個活動,難道不該像賣一件商品給顧客一樣負該負的責任?

{###_pfscout1988/70/1659435046.jpg_###}

{###_pfscout1988/70/1659435051.jpg_###}



課程或活動帶領會有不如人意的地方,是可以逐次改進加強的,不能因為學員沒說話或是沒反應,自我感覺良好的心態讓你就以為「這樣就可以了」。


但是學員的態度會說話,他們的態度會反應在對你對這個團群的信任度裡。



經驗不足可以補救,萬一心態上不認為這樣做有什麼不對,那就連補救的機會都沒有了。



教案並不是非得經過多次修改才能成功,但卻是大部分人都必須先修練的過程,如果你想直接跳到教案不必修改的層次,除非你真的用心在上面,否則大可不必繳交。



如果你是心存應付,請不要浪費我一分鐘幾十萬上下的時間和精神陪你玩這種沒有意義的攻防遊戲。



所以,遇到教案這種事,請依照自己對自己的能力分析,訂出適合的緩衝時間,而這個時間就是我和你之間要同時對這份教案達成共識的時間。



今天社課上課前幾乎所有行義都在團部賣力搭設羅馬砲,賴以參考的除了有限的記憶力,再來就是竹筷子綁成的羅馬砲模型。



模型的「外型」是對了,但是作用的原理以及模型沒有表現出來的細節部份卻不是這樣就能看出端倪來的,如果你有做到前面提到「靜態的資料蒐集」以及「動態的實做試驗」,今天的狀況將會完全改觀。



靜態資歷的搜集我不多說,就說「實做試驗」的部份。



現在你可能會發現,今天搭的羅馬砲外型確實和模型很相似,但卻有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模型沒有做到的「投擲器」部分,也就是各位裝填彈藥(水球)的部位,因為這個地方實在不是那麼起眼,所以我們把精力都放在砲架主體上面,反到忽略了這個部份。



事實證明,這個細節左右了成功與否的關鍵。



{###_pfscout1988/70/1659435056.jpg_###}

{###_pfscout1988/70/1659435031.jpg_###}

兩個小隊對於投擲器材料的選擇完全相同,今天所選擇的材料不是不能用,卻有幾個問題沒被考慮到:1、因為太潮溼而導致軟化。2、選擇的「部位」錯誤(再往上找,椰子樹的「總柄」部位會有更厚實堅硬的地方)。



只要前面提到的搜尋圖片你看過幾張,大概就能發現可以拿來當成投擲器的器具真的太多太多了,多到你會捶胸頓足怪自己為什麼要對椰子樹葉那麼專情。



因為直接跳過「實做試驗」這一道關卡,採用「一次定生死」的賭注心態,結果就是必須為這個失誤不斷中止活動進行補救。



在搶救的過程當中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透過問題的分析,小隊知道問題出在投擲器材質軟化,而解決材質軟化的直接反應就是「找堅硬的長條狀物來支撐」。



有個小隊小隊員很積極找來一堆紙箱,認為用紙箱的紙版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但也有人提出「根本撐不住」的意見,可惜沒有被採納;後來的失敗才讓小隊面對根本撐不住的「事實」。



老實說,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太過慌亂,才會讓小隊忽略這不是事實,而是常理。



也有小隊乾脆把因為軟化而彎折的部位纏上厚厚一大坨的童軍繩,認為這樣就可以強化脆弱不堪的投擲器。



我對這個小隊說:「你們這是在掩飾問題,不是在解決問題。」



而當時可以被利用的材料就好端端躺在一旁。



{###_pfscout1988/70/1659435000.jpg_###}

{###_pfscout1988/70/1659434998.jpg_###}

後來的補救方式各小隊各顯神通,有的有見成效,更多的是病急亂投醫。



平和時期的訓練和理論到了慌亂的時候,更能看出是不是深入到下意識的反應裡。



混亂而缺乏冷靜處理的結果,並沒有把已知的問題根本解決,只是用將就的方式去補救再補救,結果除了補救還是補救,甚至因為層層堆積的補救步驟,讓整個問題更加惡化。



與其不斷修修補補,何不靜下心來花些時間把問題「解決」,然後再痛痛快快進行反擊?



如果你認為這樣的補救做法只是偶然,那麼請你想想研習營升火炊事的時候,好不容易升起的火,需要的是添加可以持續燃燒更久的柴火,柴火就快燒完之前不去處理這個即將發生的問題,反倒是發現柴火沒有的時候,才開始胡亂抓起一旁的木屑、樹枝、樹葉或是報紙往爐灶裡丟。



這些零碎的木屑、樹枝、樹葉、報紙撐不久是常理,詭異的是我們寧可用這樣無效率的補救方式去掩飾真正的問題。



最後的結果就是爐火熄滅,冒出的白煙嗆的你一把鼻涕一把眼淚,這時才甘願重新開始。



從事前的準備,到執行時發現問題的存在,你可以發現一個共通點,那就是只要花少許時間做好一件事,往往就可以獲得數倍於這些時間的價值和成果,反倒是事前潦草帶過,事後付出的時間成本也數倍於本來需要的。



面對問題時的駝鳥心態如影隨形跟在你的身旁,哪怕是面對升火、羅馬砲、設計課程、準備活動,到面對你的課業你的生活當中大大小小的問題,這樣的心態都會讓你做出類似的決定。



面對你的人生時,會不會也讓這樣的心態左右了你的人生?



付出的時間代價成本,往往比發現問題就「面對」而處理時來的更大。



這個羅馬砲活動正好反映出這個事實。



拆解砲架的時候,我做了個粗略的統計,平均每五個繩結,大概就有3.5個是錯誤的。

{###_pfscout1988/70/1659435067.jpg_###}



這是個很高的比例,也就是70%。



這些繩結不仔細看都長的很像那個繩結,但只要仔細一看還是可以知道繩結的打法有問題,就算不仔細看,結束時砲架的形狀也能夠告訴我們。



為什麼?



因為「真金不怕火煉」。



綁的牢靠而正確的繩結是可以經的起考驗的,那種看起來像實際上卻錯誤的繩結卻很快就會現出原形,因為山寨版就是山寨版。



一個人如果做什麼學什麼都只是半桶水(半吊子),是禁不起現實環境考驗的,雖然乍看之下似乎有那麼一點樣子,但是只要考驗的條件嚴苛一些,醜態也就畢現了。


{###_pfscout1988/70/1659435065.jpg_###}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橘英雄 的頭像
    橘英雄

    你說,傷風友和友露安有什麼不一樣?

    橘英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