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回到團部整理那些上星期來不及處理完的竹材,發現原本髒亂的儲材場已經被清理的乾乾淨淨,應該是阿水和其他伙伴或根本是他一個人在星期六我們上奮起湖時完成的工作。

今天到場的四個人搬動沉重的竹材很吃力,其中還有位是女伙伴,經過一個上午,竹材都已經堆放到整理乾淨的儲材場裡,同時清理了那些已經不堪使用而堆置多時卻一直沒有清理的竹材,也徹底將四周環境整理乾淨,讓雜亂的儲材場變的乾淨而整齊。

可是沒有前一天那「小精靈」的付出,這件事情就足以讓我們忙上一天。

這些年年團慶結束之後都要做的事,有多少人知道?

我們在團慶準備的期間,不斷對彼此說著:「加油!努力!」這些話,應該是要包含這個部份的。

你如果不完整參與這些過程,你的團慶體驗過程根本就不完整。

 

可是,你是在乎這些事的那個人嗎?

 

有一天,鳥類在電話那頭不斷重複著:「他們怎麼可以這樣?他們怎麼可以這樣?」我以為是很嚴重的事情。

她在某大學的校園裡看見友團伙伴所搭的營門,是那種我們也常搭,利用彩色塑膠繩拉起對角線的編織營門,她發現友團伙伴是直接將鐵釘釘進竹子裡,拉線時只要把塑膠繩拉過來在釘子上轉幾個圈就可以完成固定,可是我們的作法卻是把塑膠繩拉到竹子上繞圈打結,花費的時間比直接繞釘子要多花好幾倍。

她驚訝的是:他們怎麼會直接把釘子釘進竹子裡,這樣一來這根要價數百元的竹子不就等於報廢了嗎?

已經被釘進釘子的竹子,使用後就報廢的成分確實居高。 




我告訴她,其實不必大驚小怪,我們以前的做法也是這樣,可是自從學校不再補助經費購買竹子供我們使用之後,通常每年我們都必須自己湊錢買竹子,一年至少都必須花費五千甚至一萬的費用購買新的竹材,每年要籌上這一筆錢已經不容易,加上當年度團慶的支出,對參與贊助的伙伴都是很大的壓力和負擔;大約是在六、七年前,改成先把釘子釘在角材,然後把再把角材用鐵絲固定在竹材上,後來發現固定的效果不好,容易移位,才改變成今天這個方式,固定的繩結也經過幾次演變,才成為現在使用的方法。

這樣一來,原本一年就報廢的竹子,在保存良好以及避免裁切的原則之下,可以延續五到六年的壽命,裁切過後的竹子也能多用一到二年

一起搭過工程的學弟妹也都知道,團裡目前所使用的綿繩幾乎都不會再裁切,不夠的長度借助接繩的方式,過長的繩子則盡量繞完或收繩….,這些作法和前述竹材的使用方法都一樣,都是在團部經濟來源窘困的狀態之下演變出來的方法。

今天清理掉不堪使用的竹材時,小叮噹和偉平仍試著把每根竹子還能使用的部份裁切之後保留下來。

下午,搬出器材室帳篷,不論種類全都打開重新整理,經過一個下午的整理,將每個帳篷的配件做了清理,同時檢視和記錄每個帳篷的狀態、規格等資料,同時把堆置許久,被認為已經因為缺少配件或是損壞而不再使用的帳篷一一重新組合,或尋找替代配件,到晚上結束時,讓團部堪用的帳棚達到九成的妥善率。

在整理之前,僅不到三成。

整理帳篷時,發現許多帳篷傷痕累累,底布被燒破洞,或是接合處被扯爛,配件短缺,或是營釘被鎚的嚴重彎曲變形,於是能補的能縫的就一針一線縫回去,能從其他配件裡找到堪用的就湊合著用,彎曲的營釘再一根一根敲回原形 
















如果你曾經和我們做這些相同的事。

這些帳篷受的傷不會這麼嚴重,甚至今天我們也不必把半天的時間耗在這裡。

這些事情的參與過程當中所獲得的經驗,絕不會少於一次團集會。

可是我發現,我們的伙伴會對這些看似和訓練無關的這些事情,做選擇性的參與,或是專挑「好玩的時候」參與。

這樣下去,等到你覺得不好玩的時候,童軍活動對你而言,就只不過像是曾經被你抱在懷裡,長大後被你丟棄的童年玩具罷了。

當你廣泛而積極主動參與這些工作背後的工作時,整個過程就已經提供給你對童軍活動的充足養分和動能了。

這些看來累人也確實累人的事情,就像是外表看來不可口,嚼起來的口感也不如白米香軟的糙米一樣,可是任何一個營養師都會告訴你:「糙米的營養成分比白米更高。」

氣氛熱烈的團慶晚會結束後,你沒看見那幾張東拼西湊才湊足的燈光舞台和音響的紙鈔。

當你躲在禮堂練習晚會節目還喊冷的時候,你不知道還有人在嘉義的市場找隔天要用的潤餅皮。

凌晨一點多,伙伴的家人幫我們把剛做好的蛋糕從台南送到後壁來。

當你看見絲莫肚子裡跑出來的扭蛋,你一定不知道這是伙伴蹲在扭蛋店前從成堆規格不同的扭蛋殼裡一個一個挑出來的。

大家在茶會大快朵頤的時候,你不知道憂慮著嚴重超支的食材費用的心情是如何。

當你在團慶結束當天狂歡跳舞的時候,你不知道拮据的老伙伴正掏出自己的生活費捐助給團部。

每一件事情的背後,都有些意義可以被體會,你應該去思考,為什麼有人願意這樣付出,願意把大家都想留給自己用的時間、金錢、體力、精神甚至是感情,和這麼多人一起分享?

為什麼?

不都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難道這些人全是壞了腦袋,不知道自私為何物的傻蛋?

而你是那個最聰明,最懂佔盡便宜,最能享受這些資源的聰明人?

心靈的貧窮,竟讓我們連句感謝都吝嗇於給予,連透過成長來給予回饋的動力都捨不得付出,害怕得罪自己,得罪主宰著心靈的自私和懶惰。

這樣近乎單向的付出,是無法形成長久經營的正向循環的。

所謂「互相、互相」,沒有互動的相處,怎麼可能維持多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橘英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