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到奮起湖之間加開了區間車。

這個訊息是在查詢森林火車時刻表的時候,在林務局網站上發現的;那表示在接下來的踏查路段裡,一天之內將會有六個班次的火車行駛在這個區段當中。

接下來計畫的二天踏查,十字路段到二萬坪之間,預計還有十個隧道……,第一天的十字路到屏遮那車站就囊括了其中的七個;其中包含了剛修復不久的四十二號隧道。

這座長度609公尺的隧道僅次於32號的770公尺,是森林鐵路沿線第二長的隧道。

去年〈2007年〉六月二十下午,大量的土石從四十二號隧道上方邊坡傾洩而下,砸毀八十公尺的隧道本體和一百公尺的路基,當天下午四點多,上山小火車進入隧道,守車司機林奇正發現隧道有異狀。

 

 

隧道口沒有透光進來!?

 

 

緊急煞車以後才發現再往前一公尺,火車就會撞上隧道裡崩落的土石。

是林奇正的機警應變,才沒讓二十六年前四月的那一場浩劫悲劇再次上演。

這二十七年間在這條鐵道上來回無數次的經驗,讓他在關鍵時刻做出關鍵的決定。

 

 

這個決定,保住了車上的一百多個人。

 

 

林管處計畫四十天搶修恢復通車,八個月修復隧道;但一個月後花蓮和屏東陸續發生的地震,加上八月的「聖帕」和十月「柯羅莎」兩個強颱,讓隧道上方的邊坡再度崩落,不但淹沒了鐵軌,連已經完成的路基都一併沖垮,搶通進度因此延宕。

1221,四十二號隧道搶修完成,阿里山森林鐵路恢復全面通車。

停滯兩個多月的踏查,也將要重新開始。

對比起嘉義到奮起湖的45.8公里,從奮起湖到阿里山這剩下的27公里路程顯然短了許多,但難度卻是有增無減,至少在去年九月奮起湖到十字路的踏查當中就已經有了深刻的體認,而且是很深刻的那種。

假日的北門車站,變的好安靜;在過去這個時候,月台上早就已經滿是引頸期盼小火車出現的遊客,鼎沸的人聲加上車站放送的「台味」音樂,使得北門車站始終洋溢著一股「期待出發」的歡愉氣氛。

現在到北門,只剩下兩位林鐵大哥招呼著稀稀落落的遊客

經過昔日的剪票口時,可以看見從前那人來人往的長廊,如今已經是空空蕩蕩,長廊盡頭是車站緊閉的鐵門。

過去那些熱鬧的聲音,彷彿就被深鎖在鐵門的另一頭。 






今天進站的火車特別長,在第三節車廂以及第八節車廂後面的,是新登場的DL-50以及51號柴油機車頭;這樣的編組方式,正是林鐵在去年10月開始運作的「聯控列車」;新的運作方式是將原本控制車輛運作的平台,從負責推進的機車頭轉移到最前方的車廂,透過這樣的運作,原本車廂前方的「守車司機」就可以直接「遠端遙控」在後方推進的機車頭控制整列火車的運轉,比起過去由守車司機看路,再回報後方機車頭駕駛反應的模式,有更大的安全性。

但今天我們無緣到最前方的車廂觀察聯控車廂的運作,只能夠待在後方車廂裡。

火車離開北門前,天空飄起細細的雨絲,到了竹崎,天色已經轉為濛濛的深灰色,看來這趟旅程,應該會在雨中進行。

火車走過牛稠溪橋,可以看見一旁新橋的橋墩已經完成,想必再過不久火車就會改道。

到交力坪之前,雨滴已經像一顆顆灑落在車窗外的豆子。

火車在交力坪停靠,施大哥朝著我們比了個手勢,再指了指手上的手錶,示意我們「火車要八分鐘後才開」,我和阿水見狀趕忙跑下車去。

聯控列車的事情,就是他在這時候告訴我的。 

再過幾個月,搭火車經過這裡時就見不到他了,就像我們現在只能從緩緩離開的車廂裡,看著他的身影逐漸變小、模糊,然後消失

直到我們已經看不見施大哥,看不見交力坪,但這場雨,還在不停地下著。

雨天的奮起湖仍是人潮如織,月台上開起了一朵朵鮮豔的雨傘花,紅的、黃的、藍的、綠的……,我們的火車一到站,月台上的雨傘花開始蠢動,然後又從車廂出口開出一朵一朵又一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橘英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