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雨勢停歇。

雄偉壯闊的塔山面貌,此刻就矗立在我們的面前,壁立千仞的態勢,讓我們連連驚歎。

一陣山風吹來,塔山腳下翻騰不已的雲海隨著氣流飄散、上升,塔山倏忽消失在輕掩的雲霧裡,直到雲霧漸漸散去、下沉,剛健雄渾的塔山面容從朦朧,再到清晰。

塔山之所以稱之為為塔山,源自於如同古塔般層層分明的節理。

鄒族人稱塔山為「Bohu.vu」,在西元1938(昭和十三年),安倍明義編纂的《臺灣地名研究》,當中有這樣的一段記載

塔山 ツオウ族が塔山をボフッヴと呼ぶは妖怪の義のヒツより出た。蓋し同山妖怪の巢窟であるとして恐怖すること甚だしいのに基づくといふ。

大意是說:鄒族人稱之為Bohu.vu」的塔山,是從妖怪(神靈)的意思而來的,這是因為這座山是妖怪(神靈)的聚集的恐怖之地而有的稱呼。

這是一個日本人對於塔山的解讀。






對戰神後代的鄒族人來說,塔山是神聖而不可褻瀆的祖靈安息之地。

鄒族人深信,族人死去之後的靈魂有惡靈和善靈,惡靈會回到小塔山(塔山),善靈回到大塔山,因為鄒族的祖先原本就是天神在玉山頂上搖落的片片楓葉幻化而成。

靈魂回歸大地,才能獲得安息。

塔山成為族人眼中的陰陽交界。

傳說山頂上少女白衣懸掛的枝頭,就是那個生與死的交界點。

那對熱戀中的鄒族男女,每到傍晚時分總會在部落裡牽手漫步,欽羨的族人期待著這段感情的開花結果。

但,男孩卻因為一場病而去世。

從此,部落裡常常聽見女孩悲淒哀慟的歌聲,唱的是她和那男孩最喜歡的情歌。

有一天,男孩的身影忽然出現在淚流滿面的女孩面前,女孩哭著大喊:「為什麼你要離開?丟下我不管?即使你已經死了,我也要跟著你離開!」

男孩早已濕了眼眶。

禁不住女孩的苦苦哀求,男孩牽起她的手離開,走進塔山裡。

那個族人傳說的靈魂安息之地。

經過一道洞穴,一個有著許多房屋和許多人的村落出現在女孩面前。

男孩和女孩在這個村落生活,不久結婚。

每隔一段時間,女孩會帶著糯米酒回家探望父母,她的父母也會帶著酒到塔山的洞口外,如果看見洞口有長矛豎立,就把酒擺放到一旁,當盛酒的竹筒被收進洞穴裡,代表他們的酒被接受了。

但他們無法見到女兒。

幾年後,女孩生下一個漂亮的嬰兒,央求丈夫和她帶著孩子回家看望父母。

女孩父母準備了豐盛的筵席款待,一家人總算難得團聚;在席間他們只能看見女兒和孫子,看不見一起回來的女婿,但卻能夠聽見他如常人一般說話的聲音,桌上的杯盤移動,盤裡的菜餚和杯裡的酒都被吃完喝掉;當老母親伸手想要抱抱自己的孫子,手裡的嬰兒竟成為一段枯木。

在女兒手上時,卻又是一個可愛嬰兒模樣?

老母親眼淚不禁撲簌簌地流了下來,原本歡愉熱絡的筵席剩下輕啜的沉默。

辭別時,女兒對著父母親說:「這是我最後一次回來,如果你們在塔山上看見我身上的這件白衣,就表示我真的已經死了,將要和我的丈夫永遠生活在一起………。」 



不久,登上塔山的族人看見少女的白衣高掛在枝頭,隨風飄蕩。

當時的那襲白衣,或許已經化為終年繚繞在塔山四周的輕煙雲霧。

 

 

 

 

 

 

 今天,我們將在Bohu.vu的注視下漫步前行。

61.2公里的大彎道所看見的是一幕奇特的景象,眼前可以同時看見三座隧道,但其中兩座卻是左右相鄰。

靠近山壁這一側,是已經廢棄的舊45號隧道,左邊這裡則是現在使用中的46號的隧道。

穿越洞口比人高的雜草堆後,進入廢棄的舊隧道,裡面的狀況和其他隧道相同,但是愈往出口處前進,就可以發現出口上方的中間鼓出一條又深又長的裂縫,只要再有一堆土石落到隧道上面,難保這裡不會塌陷,我和一起進來探勘的阿水急忙離開。

 







 

  

從現在草木遍生的畫面來看,很難相信這裡就是有名的「屏遮那大斷崖」。

由於地質結構特殊使然,使得這裡的山坡面一直處於不穩定的狀態,落差高達四百公尺的山坡,經常有巨大的落石和土礫滾落下來。

在鐵路通車初期,這裡經常因為山崩而發生鐵道位移,甚至是路基被沖垮的天災,日治時期曾經利用枕木架高成為橋樑和軌道,形成「枕木橋山」的奇觀,這在林管處所保存的一張1927年代照片,可以看見當時這樣的情景。

期間,山坡上的落石仍然不斷,尤其每到地震、颱風或是豪雨季節,情況更是嚴重,後來加蓋人工隧道,同時架設吊橋,萬一隧道無法通行,旅客就必須在這裡下車步行通過吊橋到對面,再由火車接駁上山。

 記得我們在42號隧道外看見的木造崗亭?

 在這裡也曾經有座工寮,往來列車都可以看見駐守在這裡的林鐵員工,手裡拿著綠旗代表路線安全,紅旗代表路線崩塌無法通行。

他名叫「詹阿本」。

有一天,清晨下山的火車駕駛通過這裡時,卻沒見到詹阿本。

火車經過工寮,才發現崩落的土石岩塊已經壓垮詹阿本駐守的工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橘英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