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結束Toss a name的活動之後,再看老師帶領的幾個活動。


Key punch的時候,我覺得就像帶領這個活動時,老師的那幾段經典規則說明;重複的那幾句關於「定義」和「規則」說明,當你在聽過第一次的說明之後想再問的更「清楚」些,得到的是宛如倒帶播放的定義和規則說明,重複幾次之後,學生知道所有問題的答案都在這幾句話裡,通常到這個時候才會開始去認真思考這幾句話的涵義。


認真思考,解讀文字的意義之後,決定出團隊接下來的行動方式,再經由經驗的累積和對規則內容的重新定義,發展出團隊最佳的行動策略。

一個引導者的養成過程,似乎也就是這樣。


如果再接受一次引導培訓課程,或是讓老師再把成為一個引導者所必須具備的元素及引導技巧再說一次,所聽見的內容應該都是耳熟能詳或是似曾相識的,關鍵還是在於如何去解讀這些理論字句的意義,這又必須依賴見習階段實際接觸甚至是帶領的實務經驗累積,才能真正參透這些理論的真正涵義。

不斷修正自己的引導走向以及技巧,然後逐漸發展出自己的引導風格。


增加對自己的信心是必要的,這樣才能放心將團隊的問題交給團隊去解決,也才能真正做到讓參與者透過自我的反思分享彼此的經驗和心得,而不會因為擔心達不到學習效益或是回饋,自己提前破了梗或是做了太多應該是團隊該做的事,模糊了自己的定位和角色。


壓力也是必要的,只有在面對壓力的狀況之下,才能看出自己的真正程度和水平,否則「自我感覺良好」的心態,往往會麻痺了自己。


晚間的Empowerment活動到了接近尾聲的時候,原本的八個隊伍已經合併為三個,經過各方代表的陳述之後,三個隊伍同時放棄原本的方式,聲嘶力竭地大喊著「我們是高手雲集高、應、大!!」看見這一幕的時候,我感動地不由自主為他們鼓掌,原以為活動到此可以劃下句點,但老師依然不為所動,堅持原本的規則-「除了各組的動作,不會有別的動作!!」

到後來,活動圓滿完成,學生獲得了比原來更大的感動。


老師當時的「不為所動」讓我印象深刻。


當時的情境氣氛可以深深感動在場的每個人,難能可貴的反倒是能夠在那樣的氛圍之下「記得應該達成的目標」和「應該堅持的堅持」。

我看見一個引導至者應該具備的修為。


在那樣的情況之下,就此結束是一種方式,堅持到最後也是一種方式;事實證明,就此結束只會留下感動,但堅持到最後留下的才是撼動。

撼動,才能造成改變。


短短兩個多小時的震撼洗禮,雖然疲累,這群學生的眼神卻是散發著光彩,他們時而昂首聆聽,時而低頭寫下感想……,有人只是靜靜聽著,卻是眼眶泛淚。


我不禁想起在漢翔園區第一次看見Empowerment的活動的景象。


那是一次讓人感到可惜的經驗。


但無論如何,那都是團隊自己決定的結果。


前一晚的活動,讓隔日進行的Tower Building活動多了更多小組之間互動的氛圍,有位在昨晚Empowerment作風強勢的女伙伴,到了今天多了許多「聽伙伴怎麼說」的微笑表情,我印象很深刻的是,Empowerment進行到後來,這位女伙伴對著同組伙伴說了句:「因為太心急,很抱歉剛才討論時的口氣不夠好,我願意向大家道歉。」


這是我們這些成年人都不一定做得到的事,說的出口的話。


今天她不是總經理,卻也能夠盡責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Tower Building
到後來,不同隊伍之間甚至願意互相提供短缺的材料,「競爭」對他們來說,是種可以「共好」和「雙贏」的解讀,而不是負向的你死我活。


換句話說,他們的態度,不正是所謂的「正和共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橘英雄 的頭像
    橘英雄

    你說,傷風友和友露安有什麼不一樣?

    橘英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