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光太亮,野狗太吵……

營帳的正上方就是一盞路燈,附近的野狗像是這裡的巡守隊一樣,整晚忙著在附近打轉,輪班狂吠個不停,搞的我一夜難眠。

幸虧我多帶了一件軍毯,讓紙片不必和阿嘴相擁入眠。




余大哥一早就出門,我們在這裡遇上來串門子的阿萬伯。

「係按怎會叫做水車寮?」雖然名為水社寮,但在這裡,常聽見的還是「水車寮」這個名字,今年八十歲的阿萬伯,應該會知道的。

「卡早在這條卡車路底下,有水車,後來就叫做水車寮了。」阿萬伯簡單帶過,他所說的卡車路就是現在的122號縣道。日治時期,這裡稱為水車寮,然而日

文中的「車」或是「社」,發音都是「sha」,在光復後,「水車寮」就莫名奇妙地被改為「水社寮」;另一個說法,讓我想起昨天看見被竹片整片遮住的老

房子。




為了比較「好聽」,所以將土味十足的水車寮,改為聽起來較有文化的「水社寮」。

這和當初舊名「畚箕湖」的「奮起湖」被改名的原因如出一轍。

台灣傳統地名的產生,通常可以從地名本身追溯當時的歷史意義,有時,一個地名就能夠傳神地將當地的特質、文化彰顯出來,然而光復之後地名的大幅更

動,往往失卻了這樣的意義。

舊名「諸羅山」的「嘉義」,「諸羅山」來自平埔洪雅族諸羅山社社名的漢字音譯,及後乾隆皇帝嘉許諸羅軍民在林爽文之亂當中堅守城池,取其「嘉其忠

義」的歷史意義;
風吹凹的「風吹」,傳達了當地特殊的自然現象,「凹」代表的是地形起伏的型態;樟腦寮、木屐寮,「樟腦」、「木屐」,透露了當地

的產業,「寮」則代表一種聚落生活型態;竹崎的地名,可以想像盛產的植物以及陡峭的山坡地形;畚箕湖的地名,傳神地表達出三面環山狀如畚箕的盆地

地形;從舊名「鹿滿」的「鹿麻產」看來,你是否能夠想像昔日野鹿成群的景象?

 

 

過度修飾遮掩的結果,往往使我們遺失了寶貴的文化資產。

 

 

一早趁著蝙蝠生態館開門,我們進到裡面透過電視畫面看看25號隧道裡蝙蝠。








這個原本是森林鐵路隧道之一的25號隧道,在民國48年的八七水災當中,崩塌的土石將一邊隧道出口完全封閉,另一邊也只剩下二公尺高的出口,從此森林鐵

路改由隧道外側通過,崩塌的隧道宣告廢棄,卻意外成為蝙蝠的棲息地點;90年林務局進行森林鐵路沿線生態調查時,才發現隧道內有台灣葉鼻蝠、小蹄鼻蝠

和折翅蝠等三種蝙蝠的蹤跡。

然而,媒體大幅報導的結果,自然吸引了大量人潮前來這裡一探究竟,人潮侵入棲息地的結果,自然是蝙蝠不堪其擾,數量大幅減少。

91年,林務局將原本的車站改為「蝙蝠生態教育館」,並且在蝙蝠洞裡裝設即時影像系統,把隧道內蝙蝠的影像輸到生態館內的電視畫面,我們可以在這裡觀

察到蝙蝠,也不至於干擾到蝙蝠的棲息地。

管理阿姨問我們要不要看蝙蝠的介紹影片,我們當然點頭說要。

那是一部名為「夜空舞者」的生態紀錄片。

影片介紹台灣各種蝙蝠的種類、習性……,我站在玻璃門邊看著看著,眼光卻緩緩飄向外面月台。





昨天 那對小姐弟正在月台上開心玩耍著,雖然沒有小狗可以逗著玩,但兩個人顯然還是玩的挺樂的,姐姐不知道說了些什麼,弟弟笑的躺在月台上打滾。

他們的玩具很簡單,是鐵道上撿來的石頭,但在他們眼裡似乎成了有趣的玩具。

很容易聽見他們的笑聲,他們好像也很容易得到滿足……

影片還在播放,我已經走出生態館,在月台的另外一邊躺下,灰濛的天空透不出一絲陽光和暖意,枕木月台還保留著昨夜的沁涼,聽著小姐弟的嬉笑聲,想

像著是什麼事情讓他們這麼快樂,這麼開心,大狗扭著身體挪到我身邊,嗅著我身上的味道,我閉著眼睛摸了摸牠大大的頭。

 

 

「乖自己去玩。」然後,我就真的聽見牠扭著身體逐漸遠去的聲音。




我醒來的時候,正是影片播完的時候。

為我們播放影片的,正是水社寮驛站的女主人-張翠玲;欣怜指著站在鐵道上的另一個人告訴我,他就是驛站的老闆-溫永昌。

 60年代,這裡是名為「臥龍山莊」的民宿,會來這裡投宿的,也多是來自各地的登山旅人,從這裡走到水道頭、茄苳仔、奮起湖、太和、瑞里、草嶺等地;

昔日的臥龍,昔日的旅人,讓這裡平添一份蒼涼。




溫大哥的雙眼有股蒼透的神韻,以及一種浮雲遊子的味道,那是一個漂泊多時,然後在旅途的某個點,停下腳步,卻從此停留下來的人才會有的味道。

他的故事雖然沒有這樣濃厚的飄浪色彩,卻也相去不遠。

他在20歲那一年離家北上,想要在都市試試自己的可能性;卻在35歲那年,決定回到水社寮看顧老家的田地,只因為他認為,該是照顧父母親的時候,那一

年,他買下當時已經歇業的臥龍山莊。

5年前,「蝙蝠生態教育館」落成,溫大哥才開始在這裡經營民宿,改名為「水社寮山莊」。

「水社寮驛站」這個名字,是當初來到這裡拍攝「台灣誌」紀錄片的導演-麥覺明所建議的。

關於傳說中的「水車」,溫大哥是這樣說的:「那個水車,距離這裡約2公里,我們所說的水車寮,其實是在那裡。」

這裡曾經種植一種漆樹科植物,樹木長成之後會將樹皮剝下,然後浸泡到水池當中,再經由水車的動力將樹皮搗碎,提煉出黏膠狀的物質,這一些黏膠狀的

成品可以塗抹在布料上,使布料硬化,同時兼具防水的功能。

這和我們想像中那種大圓輪狀的水車完全不同,溫大哥說,外型比較接近翹翹板,當水注滿時,桿子一端會翹起,將水排除之後,翹起的一端會落下,運用

這樣的原理可以進行擣碎的工作。

余大哥家旁的平房,曾經是日治時期「保正」(相當於今天的村長)的住所,後來改為貨運集貨場,原本依賴人力運送的農作物都會集中到這裡來,再經由

鐵路運送到外地。


「更早之前,我們這裡的農作物也會經由現在的122縣道和水水古道(水社寮至水道頭),走上3個半小時的路程,運送到水道頭的市集去,再從當地採買米、

鹽回來……。」聽溫大哥說起這段往事,我也想起水道頭那條曾經風光一時的古樸市街。

水社寮也曾是輸出竹材的地方,運送竹材的台車會停放在車站內的股道,這也就是為什麼水社寮車站內不同於其他小車站僅有單股鐵道通過,而有兩股鐵道

的原因。

「每45公里就有一個水鶴!?」

溫大哥說,在蒸汽火車時代,火車「呷水比呷煤炭還兇」,於是鐵路沿線每45公里就會設置一座水鶴,較大的車站如:奮起湖、阿里山,會有加煤臺

的設施。

水社寮這個聚落的形成,也是在車站設立以後,原本散居在山上的住民才逐漸聚居到車站附近,溫大哥一家就是典型的例子。

在鐵路、公路還沒開通之前,從竹崎松腳一帶上山或是從阿里山經由塘湖古道下山的商人、小販、居民,經過一天的時間,通常都會走到水車寮這裡,有位

葉姓漢人在這裡開設了「蕃仔間」(功能類似於今日的旅社),為往來旅人解決食宿問題,直到民國初年鐵道開通,古道往來商旅減少,「蕃仔間」才逐漸

沒落,隨後葉姓漢人遷移到車站旁邊開起「雜貨店」,也就是昨天余大哥告訴我們的地方。


每年4月到6月,是水社寮的螢火蟲季節,有時候,溫大哥會把車站這裡的路燈和驛站的燈光熄滅,你可以在草叢和竹林裡看見點點綠光閃爍,恣意飛舞。

「沒有人,沒有資源,年輕人少,老人又動不了,也沒有太多資源挹注到這裡來,水社寮的觀光,我想還有一段很漫長的路要走。」溫大哥看著這個他

苦心經營的驛站,蒼透的眼神出現了一絲憂鬱

不像奮起湖具有多樣化的觀光經營模式,這裡僅有的「水社寮驛站」民宿,所能帶動的觀光動能相當有限。奮起湖居民所凝聚的共識和企圖心,比這裡的居

民更加強烈,然而奮起湖這些年的大鳴大放,有得,也有失。

就觀光產業的塑造和經營來說,奮起湖是成功的,然而快速進步和改變的同時,奮起湖也正一點一滴失去他的「原味」,當然,保留奮起湖文化或是根源的

聲音從未間斷過,但是在商業利益導引之下,稍有不慎,勉力保存的,將悄然消逝,極力復原的,可能也僅剩下空泛的軀殼。

十多年來,我在不同的階段走過奮起湖,有著極為深刻的感觸。

935月的一場大火,燒毀了奮起湖歷史遺跡的一部份,許多的改變和轉折點,也從這一刻開始,而那個抉擇點上的選擇,造就了今天的奮起湖。

我們和溫大哥、張姐在驛站前一起拍合照,並且答應他們下次來時會把放大照片送給他們,只是每張合照照片裡的溫大哥,怎麼看眼睛都很不專心地看著其

他地方。

「那很正常啦!上次阿扁來這裡和伊拍合照,伊碼係眼睛到處看。」張姐邊說邊把照片拿給我們看,果然,就連和總統一起拍照,溫大哥的眼睛還是不知道

在看哪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橘英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