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肉強食這個定律,在緬甸也是一樣。

撤退到緬甸的國軍部隊,以李國輝以及譚忠所率領的部隊規模最大,幾乎在同一個時間分散撤退到緬甸境內的小支部隊也不在少數,武力強的併吞武力弱的,人數多的併吞人數少的,這些分散的部隊之間彼此爭鬥廝殺的狀況,不會比對抗共軍和緬軍時來的遜色。

當時趙伯伯所屬的部隊,也僅有一百多人,直到李彌將軍下令整編,情況才稍有改善。

台灣的國民政府指派了一位四川籍的許姓將軍到緬甸負責整編部隊的工作,趙伯伯說:「看他的作風根本不像個將軍,到哪裡都沒有排頭,也沒有隨從,派給他衛士他也不要,只帶了一個傳令兵,一匹馬,就到各個單位談,確保各單位不再有糾紛,合作起來後,勢力就大起來了。」

但這位將軍的死,卻仍是趙伯伯心中難解的一個謎。

當晚,二十一師師長帶走一個連,說是要去接他的夫人,那是一個夏天的夜晚,當時的趙連長(趙伯伯)請病假,人就在軍部(指揮部),他還記得當晚軍部前栓了好幾匹駱馬,前方約莫兩百公尺的地方是片樹林;突然,一時之間槍聲大作,樹林里槍火四起,軍部前的駱馬全被擊斃,站在門口的許將軍立時中彈倒臥在血泊當中。

趙連長心裡又驚又疑:「是山頭兵(緬軍)嗎?還是……………自己人!?內奸!?」

中彈的許將軍對身後的趙連長說:「幫我打嗎啡!!」硬撐起身子想要看清樹林裡究竟是什麼人。

最後,許將軍還是因為傷重殉職。

當時藏身在樹林裡的究竟是什麼人?成了無解的謎。

趙伯伯曾被冠上「叛變」的惡名,險些喪命在自己人手下。

整編後的二十一師,共有十三個連,趙伯伯是第六連的連長,新任的師長,據說是某將軍的姪子,是個完全不懂軍事的門外漢。

某天趙連長接到上級的密令,要求在某日某時攻下緬兵據點,同時載明另有兩個連隊將從左右翼提供火力支援,密令本身沒有奇特之處,奇怪的是這道密令是由師長略過營長直接下給趙連長,礙於從屬關係以及服從天職,趙連長沒有多問。

依照指定時間展開攻擊之後,趙連長才發現,根本沒有所謂的火力支援,只有他帶領的第六連深入緬軍陣地,經過一番激戰,才勉強撤回。

盛怒的趙連長找上下令的師長,想要弄清楚事情是怎麼回事,就這樣被指為「趙連長意圖叛變」,瞬時警衛連隊舉槍同時對準趙連長,最後經過一番斡旋,才免去一場可能的衝突。

事後趙連長才明白,原本應該支援的兩個連隊連長根本沒有接到密令,唯一的可能是當初整編時,新任師長有意打散人員編過多的第六連,被趙連長反對之後埋下的禍因。

如果這個假設成立,那他的上級顯然是有意置他於死地。

雖然僥倖逃過一劫,但原本上尉軍階也被拔除,這也就是趙伯伯從中尉軍階退伍的原因。

撤退回台之後,這位師長也退了伍,和妻子住在新竹,領養了兩個孩子,多年之後,趙伯伯從有人口中得知這位師長全家被滅門的慘劇,兇手是長年幫他養魚的雇工,原因是這位師長一直沒有付給他薪水而種下殺機。

「人的一時,不會是一世,要求一世,不要只求一時。」趙伯伯感慨著。

一個解甲歸田的老兵,選擇在一個全然陌生的地方落腳、生根,他說自己其實沒有太多選擇,因為自己什麼都沒有,偶爾從記憶深處翻起這些陳年舊事,卻已經找不到可以敘敘舊情,當初同在這裡的同袍老友,早就一一逝去。

吃完晚餐,阿貴早早就睡覺去了,欣怜去洗澡,剩下我們三個人在客廳裡和趙伯伯泡茶聊天,時間已經接近十一點,趙伯伯的興致還是很高,倒是麵包和偉平,一個手上拿著相機,另一個拿著DV,已經昏睡在椅子上。

趙伯伯啜了一口茶,起身在房裡走動。

屋外不時傳來青蛙鳴叫的聲音,傍晚的那一場雨,早已經停歇,下過雨的夜晚飄散著一股泥土香味,混合著屋裡的茶香……,趙伯伯坐了下來,對我說:「來,我再告訴你一個事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橘英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