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pf600604/50/1433393588.jpg_###}
滄海桑田大肚山
從華山路(中60縣道)往上走,隨著升高的地勢,整個視野逐漸開闊起來,只是愈走愈覺得有點奇怪,路旁山坡地表幾乎是一片枯黃的蕭瑟景象,從近到遠看仔細些,不禁大吃一驚,這一大片的坡地是被火燒過的,而且是非常非常大的範圍。
被燒成焦黑的樹木殘枝或站或倒散布在這一大片的焦黃世界裡,草地和幾棵乾枯的樹木枝頭綴點著幾處的新芽,是這裡唯一能夠看見的綠。
毫無疑問,這裡曾是被滿山大火吞噬的地方。
事後查證讓人更感到訝異的是,火燒山對大肚山來說不但不稀奇,而且頻繁。
{###_pf600604/50/1433393589.jpg_###}
{###_pf600604/50/1433393590.jpg_###}
除了因為公墓和聯絡道路的緣故,焚燒紙錢或是因為駕駛亂扔菸蒂、焚燒枯草造成火燒山以外,還有因為季節因素而產生的山林大火,發生頻率最高是在東北季風肆虐的秋、冬季節,大約相當於每年的十月到隔年的四月間。
誘發荒草地火災的關鍵之一是一種名叫大黍的植物,原產的是非洲,1908年的時候從菲律賓引進到台灣做為牧草的用途,日治時期為了因應戰事需要,日本政府除了在這裡豢養馬匹,更大量種植大黍,做為馬匹糧草,因此大肚居民又把大黍稱為「馬草」,於是大黍這種外來的強勢物種,逐漸取代大肚山上原生的五節芒。
每到秋冬季節雨量減少,大黍逐漸大量枯黃,這時候若再加上人為的疏忽就很容易引發大火,然而一到春天這些枯死燒死的大黍又很快萌發新芽、生長,到了秋冬季節又再枯萎………,這樣年復一年下來,形成所謂的「循環性火燒山」。
{###_pf600604/50/1433393696.jpg_###}
{###_pf600604/50/1433393700.jpg_###}
{###_pf600604/50/1433393701.jpg_###}
距離今天三百多年前的清朝康熙年某年冬天,福州火藥庫發生大火,五十多萬斤的火藥一夕之間化為烏有,依照朝廷律法必須由福州知府負責補齊這損失的五十萬斤火藥,因為製造火藥的原料硫磺極為珍貴,福建不產硫磺,這時有人提出台灣淡水出產硫磺,不如派人前往採硫的建議。
要知道當時的台灣仍是清朝眼中的化外之地,大部分的地方非但蠻荒未開,人煙罕見,既沒有像樣的建設,官府的效能也極為有限,然而當時一個名叫郁永河的秀才卻勇敢接下這個Discovery的冒險的任務。
經過整整四天四夜的海上航行,郁永河渡過凶險的黑水溝來到台南府城,在當地停留兩個月時間採辦採礦工具,同時招募幫手計畫沿著台灣西部前往北部採礦,他的交通工具就是牛車、轎子和雙腳。
郁永河一行人從4月7日出發,20天之後抵達北投,在這二十天的行程當中,歷經颱風、大雨阻路以及瘴癘疾病的威脅,跨越九十六條大小溪流,終於在4月27日到達北投,接著歷經五個多月的採硫工作,直到十月由淡水搭船回到福建。
郁永河把這九個多月從南到北的所見所聞,寫成《裨海紀遊》這本研究台灣早期地理風土人情的重要參考資料。
{###_pf600604/50/1433393697.jpg_###}
{###_pf600604/50/1433393698.jpg_###}
依照《裨海紀遊》的記載,4月12日也就是出發的第六天,郁永河一行人來到了大肚社:「十二日過亞束社,至大肚社,一路大小積石,車行其上,終日磳蹬殊困,加以林莽荒穢,宿草沒肩,與半線以下如各天。至澗溪之多,尤不勝記,番人狀貌轉陋……。」
簡單來說,就是從大肚溪南岸的亞束社到北岸的大肚社這段路,牛車在堆滿大小溪石的路途當中顛頗,在幾乎比人高的草叢當中勉強前進,大小溪流多不勝數,和半線(彰化)以下的路況相比簡直是兩個世界。
通過大肚溪之後,郁永河還說,番人的樣子都變醜了……。
這段記錄也同時交代了大肚地名源自於平埔族巴布拉族大肚社。
{###_pf600604/50/1433393703.jpg_###}
4月13日,郁永河渡過大肚溪,到了牛罵社(清水),之後一連三天遇上了大雨,一行人只好滯留在牛罵社等待,到了17日天氣稍微放晴,悶了三天的郁永河好奇登上牛罵山(大肚山)一窺究竟,於是《裨海紀遊》有了這樣一段對當時大肚山的描述:「既陟顛,荊莽謬結,不可置足,林木如蝟毛,連枝累葉,陰翳晝冥,仰觀太虛,如井底窺天,時見一規而已,雖前山近在目前,而密樹障之,都不得見………」。
大肚山林木生長茂盛,層層相疊的樹木枝葉不但遮光蔽日,就連要看一眼就在前面的山,都不得見……。
郁永河筆下三百多年前的大肚山,和今日所見差別實在很大。
{###_pf600604/50/1433393704.jpg_###}
途中經過一處軍事營區,門前有「瑞井古井」的指示牌,據說是因為早期大肚山頂水源缺乏,村人為了到山谷挑水修築古道,留下今日的三口古井,這三口古井各有不同用途,一口作為飲水,一口用做儲水,另一口位於下游,是供婦女洗衣取用。
{###_pf600604/50/1433393706.jpg_###}
{###_pf600604/50/1433393707.jpg_###}
無奈這時候一方面開始降下雨來,另一方面飢腸轆轆的眾人早已被一百公尺外的便利商店給吸引過去,我問小熊:「ㄟ…這不是小七耶?你不是非小七不光顧的嗎?」
小熊曰:「能吃飽最重要。」
{###_pf600604/50/1433393704.jpg_###}
{###_pf600604/50/1433393710.jpg_###}
下午三點半,雨勢再度變大,看來這一趟確實是到不了計劃中的目的地。
最後決定在中港路轉搭公車到沙鹿,從沙鹿搭車結束這段徒步的行程,至於未能完成的部分,留待在下一回的好天氣裡再探訪,也許會有不一樣的際遇。
愈往北走,返回南部的時間也就愈長,相對的要能順利買到可以好好坐下休息的車票也愈來愈不容易了。
選擇搭火車的我和老石幸運買到一張座位票,老石二話不說把那張靠走道的座位票讓給了我…,說他可以坐扶手就好,火車才剛慢慢開動,這位老人家就已經開始猛點頭打瞌睡,問他為什麼不坐扶手,他說位置太靠近門口怕礙著別人出入,問他要不要交換一下,他又強打起精神說不要緊。
於是只好找點話題聊,讓兩個人暫時忘記疲倦。
回台南的比較辛苦,幾乎都是一路站著回家。
{###_pf600604/50/1433393711.jpg_###}
{###_pf600604/50/1433393713.jpg_###}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