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pf600604/52/1264547436.jpg_###}
山腳,什麼山的腳?
出發前幾天不斷在臉書上和志平確認駐站當天的紮營地點,本來我們只求有個靠近廁所能夠搭帳篷的走廊空間就可以,誠意十足的他卻打算商借學校柔道隊的盥洗室、活動中心、教室,後來還邀我們乾脆到他的宿舍去住一晚。
為了隔天一早能夠馬上出發上路,最後的決定是借用學校教室,從車站到學校那五公里的路程,一開始的計畫是從車站開始花上一個小時走完,結果志平半路就把人給攔截,開車送到學校去了。
晚上志平送我到學校的時候,先被撿到的六個人早已經在教室裡搭起了帳篷開心地聊天。
問他們在教室裡為什麼還要搭帳篷,六個人異口同聲說:「有蚊子。」
今天一字排開的帳篷變成清一色的雙人帳,原來這幾趟下來,大家已經深深體驗到背著一頂六人或八人份的蒙古包走路實在不是明智之舉,前兩次開始我改成攜帶從大賣場買來的雙人用蒙古包,不但價格低廉(新台幣五百元有找),更重要的是只有1公斤 不到的重量,單層防水布讓收折起來的體積相當小巧,比起動輒6到8公斤 的六至八人蒙古包輕巧了許多。
Made
in China的功能品質雖然不怎麼樣,但應付目前經常使用的校園場地環境已經綽綽有餘。
這一回大家終於有志一同換上新帳篷,明天的腳步想必將會輕快的像是輕功水上漂。
{###_pf600604/52/1264547273.jpg_###}
{###_pf600604/52/1264547432.jpg_###}{###_pf600604/52/1264547429.jpg_###}
{###_pf600604/52/1264547275.jpg_###}
清晨五點半,窗外還是黑鴉鴉的一片,設定好的手機鬧鐘鈴聲陸續響起,帳篷裡傳來窸窸窣窣的聲響,教室裡開始有了一點小騷動,只是手機鈴聲一個接一個關掉之後,一切又恢復安靜。
通常在這種冷颼颼又還沒天亮的凌晨,要讓昏沉的腦袋快速醒來的方法就是把燈打開。
這是爸媽對付小時候賴床的我們最有效的辦法,長大後才知道這是有醫學根據的:原來人到晚上身體就會分泌一種名為褪黑激素的荷爾蒙,讓人開始昏昏欲睡,濃度愈高睡的愈沉,到了接近起床時間濃度就會慢慢降低。
褪黑激素有個特性,就是一見到光就會停止分泌,人也就容易清醒過來。
所以電視廣裡那種清晨起床打開窗戶迎向陽光的畫面,可不是胡亂掰出來的。
總之教室的燈一打開,大家起床盥洗的速度果然就快了許多。
{###_pf600604/52/1264547276.jpg_###}
{###_pf600604/52/1264547278.jpg_###}
{###_pf600604/52/1264547279.jpg_###}
{###_pf600604/52/1264547282.jpg_###}
致民國中所在的山腳社區,和後壁的菁寮同樣是個小巧樸實的村落,這裡看的到農田,看的到磚瓦老厝,甚至還能看的到更早以前的土角古厝,和菁寮不同的是,這裡多了「紅磚」這個元素。
打從踏出致民校門口開始,沿路上就是紅磚砌成的藝術造景,在社區的入口處就有一面用紅磚排列出「山腳社區」的紅磚牆,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訴到來的訪客,紅磚就是這裡的特色。
紅磚牆的斜對面,有座「山腳國小日治後期宿舍群」園區。
山腳國小是當地擁有百年歷史的小學,這裡的日治後期,指的是民國二十六到三十年(昭和十二至十六年)間,園區裡保留了四棟這段時間落成的日式風格宿舍,當時作為學校教師宿舍。
同樣是在有心人士的奔走之下,這幾棟荒蕪到社區居民都不敢靠近而幾乎面臨拆除命運的老舊宿舍,才得以在獲得整修經費之後,以煥然一新的風貌被保留下來。
{###_pf600604/52/1264547240.jpg_###}
{###_pf600604/52/1264547446.jpg_###}
{###_pf600604/52/1264547450.jpg_###}
{###_pf600604/52/1264547451.jpg_###}
{###_pf600604/52/1264547445.jpg_###}
{###_pf600604/52/1264547443.jpg_###}
鑽進社區的小巷弄裡,已經頹頃荒廢的土角厝就隱身在年華老去的紅磚平房後面,再往市街過去,大多是現代的混凝土樓房,其中也不乏紅磚樓房。
在紅磚普及之前,就地取材利用泥土作為建材,往往是鄉下地方最常見的方法,這些大多來自於自家田地或是荒地裡帶有黏性的泥土,加入米糠和稻草梗攪拌成軟泥巴之後,再請來水牛把泥巴踏的更加紮實均勻,接著把這些軟泥放進木框裡壓實成型以後取出,再一塊一塊堆疊起來曬乾。
這些曬乾的泥塊,就成了紅磚的替代品-泥磚。
有些環境好一點的人家,房子基底的牆面使用紅磚,上層才使用泥磚。
老一輩的人都說土角厝的隔熱性能好,冬天溫暖夏天涼爽,最大的缺點就是怕水,所以通常外牆還會加上一層稻草或是抹上白石灰,牆面基腳用不起紅磚也得搬來幾塊石頭防水。
我們在蔡家古厝旁所見的土角厝僅剩下一面牆,和殘留一小部分的屋頂,屋頂的大樑和緣木用的是竹子,上面覆蓋了稻草、茅草和竹枝。
牆面相當厚實,目測少說也有45公分 ,保護泥磚的塗層剝落的很嚴重,仔細觀察可以清楚看到和在泥磚裡的米糠、稻梗和零星的紅磚碎片,同時也留下明顯的雨水沖刷痕跡。
有幾棟紅磚厝已經無人居住,有些房子的木拉門破了個大洞,有些被拆的七零八落。
有間紅磚房外留下一座四方柱形的基座,上面遺留了一小截的鐵管,四周用水泥鋪了一個半圓型邊緣隆起的平面,左思右想之下,我們都覺得這應該是早期手壓汲水器的地方。
{###_pf600604/52/1264547472.jpg_###}
{###_pf600604/52/1264547474.jpg_###}
{###_pf600604/52/1264547466.jpg_###}
{###_pf600604/52/1264547291.jpg_###}
{###_pf600604/52/1264547293.jpg_###}
山腳派出所旁的蔡家古厝,正身右半邊的屋頂已經崩塌,磚牆也有部分損毀,左護龍的狀況只能用斷垣殘壁來形容,內埕滿佈雜草,四周圍起施工圍牆,古厝後面是保護建物的鐵皮屋頂,看起來像是正進行整修工作,感覺起來又像是只是到此為止的樣子而已?
搭起鐵皮屋頂的後院,據說曾有座兩層高,設有防止盜匪來襲的瞭望台和射口的槍樓。
苗栗苑裡蔡家古厝共有兩處,除了山腳這裡之外,另一處位在靠近苑裡車站附近的房裡,蔡氏家族在乾隆年間從福州渡海來到台灣豐原,經商致富之後才舉家搬遷到苗栗。
發跡後的蔡家第二代出了貢生,山腳這一棟古厝就是這個貢生在嘉慶末年從大陸禮聘工匠師傅精心打造,歷經將近二百年的時光歲月,昔日的風華鼎盛隨著家族的開枝散葉,逐漸褪去當時的絢爛光彩,不知道在他處落腳生根的蔡氏後人,此刻是否仍心繫這家族發源的紅瓦祖厝。
{###_pf600604/52/1264547456.jpg_###}
{###_pf600604/52/1264547460.jpg_###}
{###_pf600604/52/1264547459.jpg_###}
{###_pf600604/52/1264547465.jpg_###}
薄霧籠罩著清晨的山腳里,熬了一夜的路燈還掛著一盞昏黃,街口的紅綠燈慵懶地閃爍,意外發現街上的柑仔店大清早的就開門營業,小小一張摺疊桌擺滿袋裝的麻荖、米果和米香,琳瑯滿目的抽獎玩具就懸在竹竿上。
社區的街道巷弄,房屋高矮錯落,有別於路口新鋪設的紅磚牆,街市兩旁的紅磚色彩,看起來就是多了一層灰白的低調,從路口到這裡不過短短 兩百公尺 左右,時光彷彿慢慢凝滯下來。
{###_pf600604/52/1264547452.jpg_###}
{###_pf600604/52/1264547479.jpg_###}
{###_pf600604/52/1264547480.jpg_###}
{###_pf600604/52/1264547453.jpg_###}
{###_pf600604/52/1264547483.jpg_###}
趁著在蚵仔麵線吃麵的空檔,我們問老闆娘山腳里究竟是在什麼山腳下?老闆娘說:「其實也沒有在什麼山旁邊啊?反正這裡從以前就叫做山腳了。」
我們的老祖先為每個地方取名字的時候,從來都不會誆人的。
國寶級台灣文史研究學者,也是東海大學歷史系兼 任 教授洪敏麟在「台灣舊地名之沿革」這本書當中就提到山腳里的的名稱來自於聚落後方的「後壁山」,書中也交代了山腳市集是因為當時住在山區的客家居民常挑著扁擔下山到這裡來做生意而慢慢形成,又因為這些來自唐山的老祖先對地名命名的邏輯有志一同,全台灣以「山腳」命名的多不勝數,為了有所區別,就以山腳這裡更早前屬於平埔族「日北社」所在地(從明鄭時期半線(彰化)八社的南日社一分為二,分成日南與日北兩社而來),而稱這裡為「日北山腳」。
如此一來,就可以很清楚知道日北山腳指的就是苗栗苑裡的山腳里。
{###_pf600604/52/1264547482.jpg_###}
{###_pf600604/52/1264547489.jpg_###}
{###_pf600604/52/1264547486.jpg_###}
{###_pf600604/52/1264547493.jpg_###}
{###_pf600604/52/1264547487.jpg_###}
說起憑著美食雷達的直覺挑中的這家蚵仔麵線,30塊錢就換來一碗豪氣干雲的麵線,該有的蚵仔也沒少給,讓生活在高物價學區的龜龜、小熊兩人簡直是讚不絕口,若不是這碗蚵仔麵線的出現,他們都已經快不相信這世界上還有這麼味美價廉的麵線可以品嚐。
這裡的蚵仔外層沒有裹上虛胖的蕃薯粉,更難得的是沒有一絲腥味,湯頭甜鹹的比例拿捏的恰到好處。
我們在這裡吃早餐的時段當中,派出所早班的警察大人就有兩個跑到這裡來外帶麵線。
讓人驚訝的是,這家在屋簷下克難營業的小吃店從開張到現在才短短半年的時間。
小吃店的後面有條長又暗的小巷,我問老闆娘小巷能不能進去?通往哪裡?老闆娘回答說:「從這裡進去就是舊市場。」我一下子聯想起台南的傳統老市場。
等麵線打包的警察大人補充說:「你們現在所在的地方到走進巷子裡,這一帶都是舊市場的範圍,這條巷子兩邊都是店舖」。
要感受一下在地的生活脈動,逛菜市場可以說是最簡單最有趣的一種方式。
{###_pf600604/52/1264547491.jpg_###}
懷著滿滿的期待鑽進黑暗的小巷裡,兩旁都是拉下的鐵捲門……,也沒看見開張作生意的店家,不是說是市場嗎?走到盡頭除了只看到疊放在角落的生鏽雞籠以外,什麼也沒見到,拐彎出去就回到市區街道,街道兩旁的店鋪,好像也不怎麼擔心客人找不到認不得,看板招牌就放著任它漆色褪去剝落,或是生鏽斑駁,店面也沒什麼特別的裝潢佈置,一切隨性自然。
想想也對,在地人要找那家店,熟門熟路哪裡需要看招牌?想要添購點什麼,光顧多年的老鋪子哪需要看裝潢排場呢?
挨著老市場的四周,都是饒有古味的老店舖,往東邊延伸過去,鮮豔醒目的小七招牌就在前方。
留言列表